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十五題:普通科門診服務的改善措施

< 返回

  以下是陳偉業議員今日(五月二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的提問和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本人近日接獲不少市民投訴,指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轄下不少診所(例如戴麟趾夫人分科診所)大幅減少每天派籌數量,以致不少市民因領不到籌而不能適時接受門診服務。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是否知悉:


(一) 過去三年,各診所每月的派籌數量;

(二) 部分診所每天派籌數量近日大幅減少的原因;及

(三) 醫管局有否措施確保轄下各診所在流行性感冒高峰期間,仍可滿足市民對門診服務的需求;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醫管局診所向市民提供的診症配額每日不同,須視乎預約診症數目、以及未用的公務員和長者優先籌(可重新分配給市民)的數目而定。此外,當值醫生人數也會時有不同,一些醫生可能因病休假,或調配執行其他緊急任務。診所職員會根據過去幾星期的服務使用情況,靈活調整每日的配額,以應付不斷轉變的季節性需求。


(二) 自從普通科門診診所在二○○三年七月由衞生署移交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管理後,醫管局已採取多項措施,改善普通科門診診所的服務。其中最顯著的措施包括引入個別病人的醫療記錄,以及家庭醫學訓練和服務。


  引入個別病人的醫療記錄後,病人的健康狀況和問題、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得以全面記錄,可供日後診症時查閱參考。通過應用資訊科技,任何一間普通科門診診所都可以取得病人的醫療記錄。醫生和護士要輸入正確的資料,會無可避免地令每次診症時間增加。此外,由於家庭醫學重為病人提供持續、綜合而全面的護理,因此診症時間亦會較長。儘管當局已向普通科門診服務投放額外資源(普通科門診診所的醫生、護士、藥劑人員,以及支援人員人手已分別增加百分之四十二、百分之二十一、百分之二十七和百分之六),一些普通科門診診所可診治的人次仍須減少。現時,每名普通科門診診所的醫生在日間診症時段(每節為四小時、每天兩節)最多可診治八十五名病人,而夜間診症時段(四小時)則最多診治五十名病人。


  不過,診治病人的數目減少,並不表示醫療服務水準下降;相反,上述措施不但讓醫生可更充分了解病人的問題,也可更妥善地記錄病人的臨資料。此舉使病人在求診時獲得優質的診治,亦減少覆診的次數。


  醫管局對普通科門診診所服務採取的其他改善措施包括:


(i) 為各診所提供必需的藥劑師支援;


(ii) 通過實施「臨資訊系統」,加強與醫管局其他臨服務之間的服務聯繫;以及


(iii) 引進以社區為本的專科診症及護理諮詢服務,以提高治理慢性疾病的質素。


(三) 政府的策略是竭盡所能,防止傳染病爆發。衞生署一直有為嬰兒注射多種傳染病的預防疫苗,保護他們免受感染。就流行性感冒而言,衞生署和醫管局已合力為易受感染人士提供防疫注射,例如年齡超過六十五歲並在公立診所求診的慢性病患者和住院的殘疾人士等。一旦爆發傳染病,醫管局的首要工作是盡量減少市民大眾受到感染。在這個情況下,當局極可能會勸喻市民盡量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的公眾地方,例如診所。普通科門診診所負責診斷,為無需住院的病人按其病徵提供治療,並為需要入院治療的病人分流。我們會視乎該傳染病的性質,或需在每區指定一些普通科門診診所為醫療中心,診治受該傳染病影響的病人,這是應變計劃的一部分。屆時,普通科門診診所可能需要縮減為未經預約病人提供的正常服務,並只限於為慢性病患者覆診。此外,政府亦會與私營醫療機構緊密合作,確保一旦爆發傳染病本港有足夠能力治理病人。






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星期三)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