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十八題:青少年過度肥胖

< 返回

以下是李國麟議員今日(六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的提問和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六至十八歲的青少年的過度肥胖比率由一九九五至九六年度的百分之十六點一,上升至二○○二至○三年度的百分之十七點八,而患糖尿病的人士亦有年輕化趨勢。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五年,每年分別有多少名青少年被診斷患上心血管病、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與肥胖密切相關的疾病,請按他們的體重指數和所屬年齡組別列出分項數字;

(二) 當局會否就食物供應商向學校供應的學生午膳飯盒的營養成分是否符合健康飲食原則進行評級,以便校方及學生訂購飯盒時知所選擇;若會,何時實施有關評級;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 鑒於衞生署現時向食物供應商發出有關健康餐單的指引沒有約束力,有否研究立法規管學生午膳飯盒的食物成分的可行性,以確保學生得到均衡的營養;若有,研究的結果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過胖與不少慢性疾病有關,例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及中風等,這些疾病通常都是需時多年才會形成的。然而,這些疾病也可由其他原因引致,因此不是凡患這些疾病的人士也屬過胖。

根據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所提供的資料,現把二○○一年至二○○三年期間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的五至十九歲住院病人的出院人次和死亡人數載於附件。醫管局的資料庫沒有現成的有關不同體重指數的有關分項數字,以及二○○一年之前按不同年齡組別劃分的相關數據。

(二) 當局認為,處理過胖問題的最有效方法,莫過於政府與社會各界策力。我們應該知道,人人都有責任照顧自己的健康。當局推行健康飲食的公眾教育,旨在加強市民對飲食之道的認識,從而令他們在選擇食物時作出更明智和有利健康的決定。

健康的飲食習慣自小養成。在學生的層面,為向學生們灌輸健康飲食的概念,衞生署及教育統籌局(教統局)大力推動多項以學生、家長、學校及午膳飯盒供應商為對象的活動計劃,形式包括電視宣傳短片、旨在向中小學生提供健康飲食和餐單設計的有用資料的手冊和單張、在地區層面進行的健康講座、關於學童飲食模式的調查,以及為促進健康飲食而進行的校本環境介入研究等。這些活動當中,有些是與其他部門(例如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區議會、社區組織、非政府機構及大專院校合辦。活動的目的,在於推廣基本飲食原則(例如健康飲食金字塔和進食蔬果的重要性)及鼓勵市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在衞生署及食環署的協助下,教統局亦向學校派發指引,以幫助校方選擇能夠切合學生營養需要的午膳飯盒。我們並無計劃就食物供應商所提供的午膳飯盒進行營養成分評級和評估。

衞生署會為所有到學生健康服務中心的學童量度身高和體重。過胖學童會按適當情況由醫生、護士或營養師面見。他們(及陪同的家長)亦會透過健康教育認識適當膳食、健康飲食與經常運動的重要性。學童亦會獲分發關於健康教育的單張、小冊子和其他物品。此外,青少年健康服務計劃的外展隊伍亦為中學生舉辦有關飲食和營養的專題活動,內容包括健康飲食、均衡膳食、體重管理、食物標籤和在不同環境如何選擇健康食物的講座。

當局推廣健康教育的對象亦包括幼兒/稚園學生和幼兒工作者,因為我們認為飲食習慣主要在年幼階段養成,而兒童又十分倚靠成年人為他們選擇和預備食物。而根據文獻資料,肥胖兒童成年後亦會容易過胖。為此,衞生署製備了關於健康飲食的教材套和教育計劃推行資料,並在社會福利署和教統局的協助下發給幼兒院和幼稚園,以供學前幼兒工作者參考。

此外,我們亦知悉學童的飲食習慣往往受到父母影響。成年人本身應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子女在選擇健康食物方面樹立良好的榜樣。為此,衞生署透過不同途徑,向市民(包括父母、家庭主婦和教師)傳達健康飲食的信息;推廣形式多樣化,由印發單張和資料手冊的傳統方法以至衞生署設立的專題健康教育網站,也包括播放電視和電台的宣傳短片和聲帶,以及出版有關均衡飲食的食譜。

(三) 當局未就立例管制學校午膳飯盒所含食物成分的可行性進行研究。一如上文所述,兒童的飲食習慣深受經常與其共處的人和四周的環境所影響,而健康飲食的教育必須由家庭、學校和社會做起。單從午膳飯盒可攝取營養的角度出發訂立法例未必是推廣健康飲食的良策,提供全面的公眾教育或會更見成效。為此,當局會就學生的午膳飯盒進行營養成分研究,並會利用研究結果制定公眾教育策略。日後,當局仍會致力加強社會人士注重兒童膳食營養均衡的意識,並會繼續爭取他們在這方面的支持。






二○○五年六月二十九日(星期三)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