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十七題:衞生署長者健康中心

< 返回

  以下為今日(三月二十二日)立法會會議上劉慧卿議員的提問和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在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缺席期間)的書面答覆:

問題:

  衞生署轄下十八間長者健康中心現時為約4萬名長者會員提供健康評估、身體檢查、輔導及治療等服務。截至二○○四年十二月,約有25 000名長者正輪候成為中心會員,輪候時間的中位數為二十六個月。本人近日收到多名長者投訴,指輪候時間過長。當局在《創設健康未來》文件中估計人口正不斷老化,至二○二三年每五人便會有一人超過六十五歲。此外,有社會服務團體調查後發現有40%的長者不知悉長者健康中心所提供的服務。就此,行政機構可否告知本會:

(一)當局會否增設長者健康中心和增加現有各中心的會員名額;如否,原因為何;

(二)當局採取了甚麼措施減短輪候時間;

(三)有否制訂縮短輪候時間的目標;若有,目標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四)鑑於長者健康中心服務供不應求,當局有否計劃資助長者到私營醫療機構接受身體檢查;及

(五)當局會如何確保長者普遍認識長者健康中心所提供的服務?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衞生署長者健康中心(健康中心)提供的服務包括健康評估、普通科門診、身體檢查、個別輔導及健康教育,由於費用十分合理(會員年費為110元)及資助成份甚高,因此出現龐大需求。

  公共資源有限,單靠健康中心並不可能應付所有長者的健康護理需要。健康中心亦並非唯一為長者提供基層健康服務的單位,下述單位亦是本港長者健康護理服務的重要組合:

(i)衞生署轄下的十八支長者健康外展隊(外展隊),透過與非政府機構在政府資助下營辦的200多個長者中心合作,為長者及護老者舉辦健康講座及其他健康教育活動;

(ii)衞生署亦推出了自助式健康教育教材,以更廣泛推廣健康教育及預防疾病的訊息,又與多個長者中心合作,協助它們利用健康評估工具,為長者進行風險評估;

(iii)長者中心在社區協助推行長者健康教育;

(iv)醫院管理局轄下七十多間普通科門診診所,為市民提供普通科醫療服務,長者是這些服務的主要用家;

(v)部份非政府機構設有自負盈虧的健康中心;及

(vi)私家醫生亦是長者基層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的「創建健康未來」討論文件亦建議政府加推廣家庭醫生的概念,透過私營醫療系為公提供更有效的基層醫療服務。

  在二○○五年,外展隊與健康中心聯手為長者及護老者舉辦的健康講座及健康推廣活動,總參加人次達46萬,參加者大部份並非健康中心的會員。全港200多個長者中心亦為超過17萬名長者提供健康教育活動。此外,去年約15萬名長者接受政府提供的流感防疫注射。

  衞生署會加強與相關機構(包括私家醫生和非政府機構)的合作,以改善本港長者的基層健康服務。

(二)及(三)公共資源有限,單靠健康中心並不可能應付所有長者的健康護理需要。衞生署會加強與上述相關機構(包括私家醫生和非政府機構)的合作,以改善本港長者的基層健康服務。

  健康中心每年的人手情況及處理個案的複雜程度,會影響該年的會員總人數,及它們提供健康評估及診治服務的總人次。衞生署推算,二○○六年長者健康中心的會員總人數,將由2005年的37 400人,提高至38 000人。

(四)身體檢查雖或有助及早發現潛藏的疾病,但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認識疾病的成因及預防方法、了解染上疾病的風險、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不吸、均衡飲食、經常運動、發展正常的社交生活、保持心境開朗,及在懷疑身體出現毛病時盡早求醫。「創建健康未來」討論文件,建議政府透過公教育來加預防性護理。以上預防疾病的方法,較健康檢查更為重要,並更具成本效益。

  衞生署日後會繼續朝上述方向改善本港長者的健康。衞生署無意直接或透過資助為全港所有長者提供例行身體檢查。

(五)宣傳方面,衞生署會利用不同渠道接觸公眾人士,加長者及護老者對健康及疾病預防的意識及認知,帶出更全面的信息。




2006年3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06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