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网志

(前食物及卫生局)
< 返回

「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 医疗卫生篇 (10/10/2021) (Chinese only)

行政长官2021施政报告
出席有关施政报告的记者会

行政长官上周三(10月6日)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医疗卫生范畴的政策有不少着墨。在过去二十一个月的抗疫工作中,所有确诊的市民和人士都能在医院获得适切治疗,而在全球疫情反覆不稳和严峻的情况下,香港疫情仍能大致保持稳定,这正正显示香港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的高效专业和快速应变能力。为应对人口老化对医疗服务带来的挑战,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和加强服务水平,我们会继续聚焦工作和投放资源于以下8个范畴-

(一)基层医疗健康

地区康健中心发展

为扭转现时「重治疗,轻预防」的医疗体制和观念,食物及卫生局正在全港18区设立地区康健中心(康健中心)或「地区康健站」,以加快透过医社合作及公私营合作模式提供地区为本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提升市民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及支援长期病患者。

经过数年努力,葵青及深水埗的地区康健中心已分别于2019年9月及2021年6月开始营运。我们已加紧筹备其他区的康健中心,预期位于黄大仙、屯门、南区、元朗和荃湾的地区康健中心会相继于2022年投入服务。此外,我们已于其余所有地区预留合适用地以设立地区康健中心,其中八区的选址已获得相关区议会支持(即湾仔、东区、油尖旺、观塘、大埔、西贡、北区及中西区)。同时,我们会于今年年底前在11区设立属过渡性质的「地区康健站」。部分「地区康健站」已陆续投入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慢性疾病治理的措施,及舒缓公营医疗系统的压力,我们正积极筹备于2021年年底在深水埗地区康健中心开展「地区康健中心公私营协作先导计划」。

基层医疗健康发展蓝图

长远而言,我们正着手为香港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制定可持续发展蓝图,并于稍后展开咨询,听取持份者的意见。制订中的基层医疗健康发展蓝图会探讨国际经验,归纳当中值得借鉴之处,以建立一个能够提升全体市民健康、提高市民生活质素的基层医疗健康系统。

在基层医疗健康发展督导委员会的带领下,我们正就构思中的基层医疗健康发展蓝图会探讨:

一、建立和重整以地区为本,预防为主的基层医疗系统
二、基层医療服务的管治架构
三、基层医疗人手规划及培训
四、加强疾病监察及健康记錄互通
五、基层医療服务的融资安排

当中,我们特别强调地区康健中心作为地区基层医疗系统枢纽的角色。地区康健中心透过非政府组织伙伴积极参与,可以善用区内网络及资源,积极及灵活地推动以地区为本并切合社区需要的基层健康服务,由下而上达致医社合作。

至于基层医疗服务管治架构的检讨,旨在加强就资源、人力、服务架构及服务标准等各方面的规划、统筹及协调,整合现有公营及私营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资源,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及效益。我们会尽快在本年内咨询持份者,并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发表可持续发展蓝图。

(二)持续改善公营医疗系统

为维持本港医疗系统的高效专业和快速应变能力,我们须持续在多个范畴作出改善,以应对人口老化及新冠疫情对医疗服务带来的新挑战。一方面,我们会考虑加强卫生署在制订和实施公共卫生策略、监管和促进医疗科技及药物研发等方面的核心功能,以提升该部门在应对未来社会和公共卫生发展的能力。我们亦会在检讨基层医疗服务管治架构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考虑卫生署的角色和配合的安排。另一方面,我们会继续支持医院管理局(医管局)扩展和提升住院医疗服务,并发展及善用创新科技以改善效率和质素。另外,我们会连同医管局和卫生署全面检视临床数据、临床试验、药物注册等现行做法,促进和配合生命健康科技发展。

(三)疾病防控

香港的抗菌素耐药性问题

在加强疾病防控方面,政府将检讨首份《香港抗菌素耐药性策略及行动计划(2017-2022)》的实施经验,拟订第二份计划,以制订下一阶段的应对策略。

病毒性肝炎

《2020-2024年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动计划》已于2020年10月公布。政府会积极落实计划内的各项行动项目,以减少此种病患的病人数目。

乳癌筛查先导计划

政府已于今年9月起展开乳癌筛查先导计划,采用风险为本方式为合资格妇女提供乳癌筛查,目的是未出现任何乳癌症状前,及早发现患上乳癌的妇女,以便尽早治疗,避免癌症恶化。

(四)精神健康

2019年的社会事件,加上自2020年年初起持续的疫情,为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在《2020年施政报告》,政府宣布于禁毒基金预留三亿元,资助推行精神健康项目,以加强社区支援,并提高市民大众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政府已于今年7月推出「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邀请相关非政府机构及大专院校提交建议书。预计批出的精神健康项目将于2021-22年度内开展。

(五)发展中医药

政府一直致力促进本港中医药的发展,并已确立中医药在本港医疗发展的定位。政府现正兴建香港首间中医医院,预期在2025年第二季开始分阶段投入服务。我们已委托香港浸会大学成为中医医院营运服务契约的承办机构。此外,政府亦正兴建将由卫生署管理的政府中药检测中心,与中医医院相邻。

政府将继续透过于全港18区设立的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中医诊所)提供政府资助的中医内科门诊、针灸和骨伤/推拿的服务配额。中医诊所亦一直透过提供中医服务、培训及研究,配合推动中医药发展。此外,医管局亦会继续在公立医院发展中西医协作住院服务,为选定疾病范畴(包括中风、肌肉及骨骼痛症和癌症纾缓治疗)的病人提供住院中医服务。为配合中医药长远发展的政策方向,医管局正探讨加强中西医协作住院服务,进一步增加参与医院和病种数目,并把有关服务常规化。

五亿元的中医药发展基金(基金)自2019年6月开始运作以来已推出不同资助项目。业界对有关资助项目反应热烈,至今已批出接近3,000个项目资助业界。食物及卫生局已就基金整体的落实情况开展检讨工作,以期进一步优化基金项目及善用基金资源,务求为中医药业界提供更有效和具针对性的支援。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中医药业界将可进一步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发展,有关措施包括香港注册外用中成药透过简化审批流程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以及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招聘香港中医师等。政府会继续鼓励中医药业界把握在大湾区发展的机遇,积极参与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

为促进中医业界的长远发展,政府会探讨赋权中医师指示病人接受诊断成像检测(例如X光)及化验检查。

(六)支援有需要的病人

药物资助

政府和医管局于2021年4月进一步完善撒玛利亚基金和关爱基金医疗援助项目的经济审查机制,以减轻病人家庭的药费负担。具体措施包括:

i. 就持续申请个案而言,修订每年可动用财务资源的计算方法;
ii. 所有申请在计算每年可动用财务资源时,纳入更多认可扣减项目,并且调整收入的计算方法;以及
iii. 延长持续申请人的经济审查有效期。

在推行上述改良措施后,连同2019年年初实施的优化措施和新增的资助项目,撒玛利亚基金和关爱基金医疗援助项目批出的资助额在2021至2022年度可达31亿元,较2020至2021年度增长47.6%。

基因组医学

香港基因组计划已于今年7月展开先导阶段,并将于2022年展开主阶段,为更多涉及遗传因素的病症患者及家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计划将进行大约五万个全基因组测序,让病人得到更准确的诊断、更个人化的治疗。长远而言,计划可促进本地基因组医学的临床应用和创新科研发展。

晚期照顾

政府已完成有关晚期照顾服务就预设医疗指示和病人在居处离世所作立法建议的公众咨询。相关法例草拟工作正在进行中。

(七)医疗系统可持续发展

医疗人手

一如其他先进经济体,本港的医疗系统面对不少挑战,包括人口老化、与生活模式相关的疾病与日俱增,以及公众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不断提高等。要应对种种挑战,充足的医疗人手不可或缺。政府一直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增加医疗人手,包括持续增加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院校及自资院校的本地医疗培训学额,以及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疗专业人员,以支援各项医疗服务发展。此外,立法会已完成审议《2021年医生注册(修订)条例草案》,让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在香港执业,有助增加本港整体的医生人手。

医疗专业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亦需要强化其他医疗专业在本港医疗体系(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方面)的角色。我们会与各个医疗专业的法定管理局及委员会跟进2017年发表的《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的多项建议,包括修改法例容许免医生转介而让市民选择直接接受医疗专业服务(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此外,为确保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准,我们会向《辅助医疗业条例》下的辅助医疗专业人员,以及护士、牙科医生,以立法方式推展强制性持续专业进修及/或持续专业发展。我们亦会因应现正推行而属自愿性质的「认可医疗专业注册先导计划」的经验,探讨为尚未有法定注册制度的专职医疗人员,如临床心理学家、言语治疗师、营养师等,引入法定注册制度,保障市民大众的利益。

医院发展

政府在2016年为医管局预留2,000亿元推行第一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当中包括重建和扩建11间医院,以及兴建一间新急症医院、三间社区健康中心和一间支援服务中心工程项目,预计可增加超过6,000张病床及逾90个手术室。政府至今在第一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下已全面提升八项工程和局部提升六项工程为甲级。

医管局亦已展开第二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的筹备工作,预算费用为2,700亿元,完成后可额外提供逾9,000张病床及其他新增医疗设施,足以应付直至2036年的预计服务需求。

医管局并会参考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的经验,检视两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的医院设计,于每间选定医院中的两至三个普通病房预先装置所需设施,在疫情期间可短时间内转作第二线隔离病房。在第一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下,医管局预计会额外提供不少于300张第二线隔离病床。

遥距医疗

医管局会持续推行现代化的服务模式,包括试行使用「HA Go」流动应用程式,为合适病人提供遥距医疗服务。医管局亦会在创新及科技局在乡公所装设网络基础设施后,为居于偏远地区的长者提供遥距医疗服务。

(八)支持生物健康科技发展

要大力推动生命健康科技,临床数据、临床试验、药物注册等配套不可或缺。食物及卫生局连同医管局和卫生署会全面检视现行做法,作出配合。

科技突破是强化医疗服务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推动研发,医管局将设立专责团队,协助更多机构探讨如何应用医疗数据用以与医管局协作进行研发。我们亦会探讨医管局与科技园公司合作使用医管局的临床数据作研发用途。

此外,医管局由2019年起,通过数据实验室为16个合作项目的100多名研究人员提供数据,并推出自助数据平台,以支持本地研究人员利用医疗数据作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政府亦会加快根据《药剂业及毒药规例》注册含有新药剂或生物元素的药物的立法程序,让有关药剂制品可尽快于市场上销售,支持生命健康科技发展,并惠及更多有需要的病人。

另一方面,食物及卫生局和医疗卫生研究基金自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批出合共5.13 亿元拨款,支持本地大学进行67项针对2019冠状病毒病的医学研究项目,通过应用新科技,进行基础以至临床及社区层面的2019冠状病毒病研究。

结语

食物及卫生局的政策目标是保障市民的健康和确保香港的卫生和医疗体系能维持高水平的服务和持续发展。我们会努力推行《施政报告》中的相关措施,同心抗疫,以及应付未来人口老化对医疗带来的挑战。回顾过去二十一个月,新冠肺炎为本港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政带来前所未见的挑战。我在此特别感谢参与抗疫的医护和公务员同事,尤其是食卫局、卫生署和医管局的同工,在疫情期间克尽己职,充分表现出高度灵活应变的能力,为香港的公共卫生、为广大市民的健康把关。未来,我们坚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以秉持科学态度,在行政长官的带领及市民的配合下,我相信香港可以尽早走出疫境。

大家可到我的facebook专页,看看相关的Vlog。

2021年10月10日

2021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