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立法會問題

立法會四題:露天市集

< 返回

  以下為今日(三月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方剛議員的提問和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的答覆:

問題:

  國際間大多城市都設有具特色的市集,既可提供多種職位,亦能吸引旅客和本地居民消費。然而,香港的露天市集不斷受到城市規劃影響而要搬遷、縮小範圍或甚至消失。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沒有就露天市集的存廢制訂長遠政策;現有露天市集和涉及的販商數目,以及估計在該等市集內就業的人數;

(二) 是否知悉有關當局除了會在今年搬遷灣仔太原街和交加街露天市集的部分攤位小販外,未來有沒有類似的搬遷計劃;若有,涉及的市集和搬遷計劃的詳情;及

(三) 鑑於搬遷太原街和交加街露天市集部分攤位小販的原因是讓垃圾收集車能到達市區重建局於該處的新發展項目收集垃圾,以及解決該發展項目所增加的交通流量的問題,政府會不會考慮仿效太原街(南)的安排,將交加街(東)定為行人專用區的時間縮短至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6時,以便垃圾收集車及其他車輛可在其他時段使用交加街(東),並同時全面保留太原街及交加街的露天市集?

答覆:

主席女士:

  現時香港存有不同形式的露天市集,除了持牌固定攤位小販組成的露天市集,亦有為慶祝節日或特別主題而設立的市集(例如大埔林村旁的新年短期市集)、政府部門(如各區民政事務處)和不同機構(如區議會)籌辦的短期市集及私人地方經營的市集。政府理解市民希望保留具有本土特色的事物和設施,但是新陳相替,舊去新來是每個城市發展的必經過程。政府會順應市民要求和平衡都市發展的需要,只要在不影響環境衞生、構成滋擾或阻塞街道的情況下,及得到區議會和地區人士的支持,盡量保存露天市集。現順序回答方議員的問題。

(一) 政府並沒有全港所有露天市集的統計資料。就位於食環署所規管的持牌固定攤位小販認可營業地點的露天市集而言,聚集了十個或以上的持牌固定攤位小販的地點有49個,當中有100個或以上持牌固定攤位小販的大型市集有13個,分佈在港島東區、灣仔區、中西區、油尖區、旺角區和深水區。

  假如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個別重建項目需搬遷或變更食環署所規管的小販認可營業地點內的固定小販攤位,食環署會與市建局合作,與區議會及受影響商販討論和磋商,並在可行的情況下提供適當的協助,包括安置受影響的商販等。至於受其他重建或發展項目影響的小販,食環署亦會與有關政府部門或機構合作,作出適當的安排。

(二) 根據市建局最近公開的中環嘉咸街重建項目,位於其初步規劃範圍內的持牌固定小販攤檔亦可能會受到影響。就灣仔太原街、交加街露天市集的搬遷計劃,在太原街(北)和交加街(西)將會保留共80多個固定小販攤位,令小販市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留。這方案大致上希望達致盡量保留舊市集,迎接新發展以改善市民在區內生活及活動的整體需要。

(三) 當局認為有必要搬遷位於太原街(南)和交加街(東)的固定攤位小販的原因,主要是因應區內新建住宅及商業樓宇,人口及人流相應增加,道路不敷應用,而不是解決垃圾車通往位於交加街垃圾站的問題。根據運輸署有關的交通評估分析,認為有必要開放有關路段,使進入太原街(南)的車輛可以作單向行車,經交加街(東)及灣仔道,駛出皇后大道東。如果不開放該些路段行車,根本不能解決有關的交通問題,到時人車爭路的情況會增加意外的風險。同時,減少部分固定攤位小販的數目亦可提升環境衞生水平,改善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因此,這個是一個平衡各方需求的安排,並已獲得灣仔區議會通過。




2007年3月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05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