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談共同護理計劃

< 返回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今日(三月八日)上午在醫院管理局大樓主持「共同護理計劃」開展儀式後會見新聞界的談話全文:

記者:現時每年一千二百元的資助額是以甚麼準則訂出來?如何確定病人不需要自己額外支付很多診金而令這計劃有吸引力?早前長者醫療券有一些違規事件,雖然你剛才說有電子系統作出監察,但也需依靠私家醫生誠實呈報,政府如何杜絕濫收費用?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這計劃較長者醫療券的電子計劃會更全面,因為它不單在收錢方面有記錄,在如何治療病人方面也會有記錄。若病人並沒有順從大家同意的醫療治理指引,醫生亦要保存記錄。醫生如有其他決定,也要解釋為甚麼與指定的指引有出入。這有助我們能清晰地幫助病人,亦可清晰地跟進這計劃。

記者:一千二百元是如何計算出來?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至於一千二百元,是將現時(的成本),例如病人看少了多少次(專科門診)的成本轉介到私人方面,是大致等同的。每年一般病人在醫管局專科門診要看診三、四次,而加入計劃後,他們最少每年會看診一次,即是他每年可能在醫管局門診減少看診兩至三次。將這些成本轉介至私營市場,我們認為有一個好處,就是政府的資助不會因此而減少,亦不會大量增加,而有向私家醫生求診的病人,他們亦會得到更好的照顧。

記者:為甚麼要為私家醫生提供資助?政府用公帑資助病人完全可以理解,但為甚麼要給私家醫生資助?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大部分的資助是給病人的,由病人攜帶到醫生那裏。至於醫生方面,我們亦希望他們有一定的質素保證,而給他們少量鼓勵性的二百元。如果他們能達到一定的治療目的,便會有這方面的的獎勵。

記者:(未來醫療券是否也給予資助)?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這兩種病(糖尿病和高血壓)是比較容易量度它的成效,所以亦可作出一定的測試,譬如驗血或量度血壓等,這樣的檢測很容易知道成效如何。故此我們認為把這些病人的照顧由公、私營市場分擔會有一定的利益和效果。對病人來說,他們能有一位心儀的醫生長期照顧他們;第二方面,他們每次都可向同一位醫生求診,若有需要亦可增加求診次數,或是遷就他們的時間向心儀的醫生求診,效果肯定比現時須定期回到公營醫療系統覆診為佳,因為有時他們時間不方便,便沒有覆診,或是需要很長的輪候時間。這計劃我們覺得可以給予病人更好的選擇。

記者:為甚麼要光顧私家醫生?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已解釋過,我們並沒有增加公帑的支出,只是把一部分服務改由私家醫生提供。這樣,現時於公營專科門診輪候的部分病人,亦可以快些看到專科。

記者:(有關該計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要視乎個別人士,例如一些負擔能力低的病人,會繼續由醫管局來照顧他們。若病人有能力負擔,或現時已經常於有需要時到私家醫生求診的病人,他們將有多一個選擇,而這個選擇能使他們有更持續的照顧。病人現時到私家醫生求診,私家醫生可能不知道醫管局醫生曾給他們甚麼藥物、如何照顧他們,同樣地,若他們到醫管局求診,醫管局亦不知私家醫生給他們甚麼藥物和如何照顧他們。在該計劃下,公私營的醫生跟隨相同的醫療指引工作,亦有互通的病歷平台,這會令病人獲得的照顧更完善。

記者:有沒有與醫生溝通過大約收費為多少,政府會否監管?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稍後張偉麟醫生會向大家介紹,因為他們負責與私家醫生進行討論。我們也認為這計劃是可行的,亦不會讓病人有很大的額外負擔,也不會增加政府對醫療方面的開支,造成額外支出。

記者:會不會呼籲私家醫生收費...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他們也會明白如果多些醫生參與這計劃,便會有一定的競爭,我相信若他們的收費太昂貴,便不會有太多病人。

記者:預算案批了十多億元給醫管局,除了這計劃外,下一階段工作為何?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這計劃將試行三年,三年的預算約二億元,以現時的數字,在第一期預算了一千位病人。但實際上,我們是有足夠的資源可增加(資助)至大約兩萬名病人。

記者:其他病人方面...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會先看看成效如何,因為這兩種病較容易量度成效,亦較易將治理模式標準化。

記者:是否在三年後才推行至其他病人?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會一直檢討,政府已經承諾會陸續增加醫療資源,我們會繼續選擇一些適當的服務提供公私營的合作。

記者:你提過可能在今年內會把計劃推展至其他地區,有沒有實際時間表?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第一期試驗計劃今天已開始為醫生們登記,在四月便會為病人登記,我們希望在五、六月可開始提供第一階段的服務。我們會研究計劃成效和反應,以及有否需要在細節上作出調較。因此,在四、五個月後我們會決定下一個階段工作,會否在今年內把這計劃擴展至其他聯網。

記者:有沒有下一個目標聯網,例如是九龍西?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稍後我們會公布。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的英文部分)




2010年3月8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20時16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