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談登革熱(只有中文)

< 返回

  以下為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梁卓偉教授今日(九月二十七日)在主持「健康有計 適飲適食齊起動 - 香港促進健康飲食及體能活動參與的行動計劃書」啟動儀式後會見新聞界的談話內容:

記者:可否談談登革熱?

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高度重視這次本土的小型爆發,所以衞生署同事,以及跨部門不同的同事,包括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同事亦做了很多工夫,尤其在過去這星期,無論是環境控制措施,包括滅蚊、公眾教育,以及最重要的預防,而預防工作是要在自己的社區與家中做起。在過去七年我們也沒有本土個案或本土爆發,今次甫開始有個案,我們便十分緊,逐家逐戶向四周的鄰居進行問卷調查,問了超過五百位居住在該區的人士。除了問卷外,亦為七十多八十人進行抽血檢查。何以要這樣做?就是希望可以了解真正感染登革熱病的情況如何,除了最初確診的人士外,亦希望在環境和流行病醫學證據方面做一些資料搜集,配合從抽血得出的實驗室數據,以便對症下藥。我們希望在控制方面會做得好些。

記者:是否知悉源頭在何處?

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大家亦看到,源頭應在南區,即確診個案住宅附近,但由於小朋友亦於司徒拔道上課,故在該處我們亦做同樣工夫,現時最主要是在該地方特別多做工夫。最重要是,希望大家能在家居範圍內可控制得到的地方,盡量做好預防措施,令蚊患減至最低。

記者:(有關本港會否大規模爆發)

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東南亞多個不同地方,在今年,其實去年亦開始有規模不小的爆發。香港非常幸運,直至現在亦未見大規模登革熱病變為風土病,但我們絕對不會掉以輕心,一定會居安思危,做好預防措施,防止在香港出現大規模疫情。

記者:(有關從蚊子了解病毒的普遍度)

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登革熱主要在白紋伊蚊,我們知道在香港亦有這蚊種。但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何蚊種,做防止蚊患工作方面,一定是在例如容易積水的地方、或是下大雨後,要保持環境衞生、清潔及地方通爽,否則便容易有蚊患。

記者:(有關市民接受抽血檢驗的反應)

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剛才亦說過,現時進行的步驟,是我們看到初時有一宗、兩宗、數宗確診個案後,很想知道究竟在這地區內的本土爆發,其嚴重程度為何。因為很多時,尤其第一次感染,病人的病徵未必十分明顯,很多時是要靠血液化驗,去看是否有過往曾感染的科學證據。故此,除做問卷搜集流行病學的資料外,部分亦會作抽血檢驗,這亦有助我們去評估是次爆發的範圍有多大。

記者:下階段有沒有大規模的滅蚊工作?

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不時在十八區也有監控蚊患指數,每當蚊患指報超過特定水平,食環署便會增加宣傳教育和滅蚊的工作,這是恆常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也會做的工作。當然,在夏天雨季,或受天氣影響令蚊患可能較嚴重的時候,我們亦會加強與區議會和地區團體合作,進行預防和滅蚊工作。這是恆久的工作,每年不同季節也會進行,尤其是今次在某些地方似乎有爆發情況,食環署同事會特別加緊。就滅蚊方面我們亦有一個跨部門小組,上周整星期也在加緊研究有何策略可以更緊進行監控工作。在未來日子,我們亦希望與市民一起做好控蚊工作。

記者:你會如何形容今次爆發的規模?是細規模、社區爆發?

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相信任何病症,尤其是如登革熱這些病,無論爆發規模如何小,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至今日為止,我們見到的只是最初數宗確診個案,但我們也要第一時間做好百分之百的措施,亦要加緊防控措施,令登革熱無法在香港出現比較大規模或跨地區的爆發,我覺得這很重要。大家看見不同部門的同事也非常緊張去進行(防控工作),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2010年9月27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9時05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