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談醫保計劃

< 返回

  以下為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今日(七月十一日)出席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後會見新聞界的談話內容(中文部分):

記者:(有關吸引年輕人投保及與業界溝通問題)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首先,任何醫療保險,特別是長期投保的保險,均應有誘因,讓年輕及健康的人士盡早投保,因為任何人也無法預料自己的健康際遇如何,所以在這方面,政府認為有需要就此設一定的誘因。這也像類似澳洲的自願醫保,他們也是如果在年輕、三十歲前投保,便會有多點回贈等。這方面我們當然未必完全依做,但我們認為若有任何人年輕時已投保,待他年老時真的需要較大量的醫療服務時,我們給他的資助要更多,才能令年輕人盡早投保。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與業界的溝通,特別是保險業界方面,我們完全明白他們現時的運作如何,亦理解對於業界而言,醫療保險本身是一個風險相當大的服務,因為若有些病人使用很多醫療服務,可能會令整個保險池多用了錢,變成令他們虧本。所以我們認為,若保險池越大,攤分風險方面越容易做,因此,我們希望與他們一起構思一個大家共同的保險池這概念,亦因此,他們願意與政府一起考慮這些細節。究竟細節如何,當然我們要稍後才可訂定,但原則上我們希望他們在這個標準保單的盈利方面,一定要有限制才行,以令較多保費用於醫療費用上,而非他們的利潤。

記者:政府只能用行政手段控制賠償、行政與保險公司的利潤,不使用立法手段,其實會否最終根本無法監管醫保,以致失控?另外,醫保的關鍵與私家醫院是否願意配合推出套餐,有很大關係,你們現時與私家醫院的商討進展如何?究竟他們願意推出多少收費套餐?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第一個問題關於我們是否要立法、要硬性規定究竟保險公司的盈利要多少等。就此,我們第一方面有較為公開的看法,但同樣我們也要小心,若好像其他公營設施般,我們訂定了其盈利不能超過百分之十五,他們便每年也是百分之十五,因而令保險市場少了競爭。大家知道,若有幾間保險公司同時競爭,有時他們可以將盈利的百分比降低,以吸引更多顧客,令市場有更健康的競爭。立法方面,最重要是確實這些保險費、保險的支出,能有很透明的數據收集與分析,令我們知道在各方面用了多少。而就將來管理局的職責,正是要就這些數據分析後,與有關界別包括保險業、私家醫院、私家醫生等,確定下一年保費應為多少才正確。同時我們在譬如你提及的套餐方面,不是所有疾病均可以套餐處理,但亦有不少尤其是需要手術或程序的醫療服務,可用套餐處理,基本上現時亦有一些醫院與醫療機構已使用這方面的做法,這也是國際上的趨勢,所以我們認為這需要續漸發展,但也要平衡:第一方面,醫療質素必須能維持;第二方面,業界無論保險界、私家醫生、私家醫院,均可維持其營運需要,及有合理回報。

記者:(有關三成的折扣優惠)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所指的是譬如在澳洲方面(的折扣優惠),並非指香港方面(的折扣優惠),只不過我們會考慮,在這方面會有一定誘因,令年青人可及早投保。他們受保的時間,雖然可能需要服務的機會不大,但如真的有需要,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負擔。故我們認為這些保障,年青人應及早考慮。

記者:政府表示會以五百億「包底」,大概能維持多久?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過去一直的構思是,五百億大概能維持二十年左右,這相等於最初每年投放十多億,至較後時間多了老年人,(每年)投放三十多億亦說不定。我們認為有持續增加的需要,亦看到如這系統能持續,無論是哪一屆政府,都會鼓勵及繼續支持下去。

記者:有否預計會有多少人參與計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一般來說,如有數十萬投保者已是相當好的保險池。我們現時知道香港本身已有私人保險人士約有一、二百萬,差不多接近二百萬,當然有不同的保險單。但如有一部分或一半以上人士參與這標準保險單,已是相當健全的保險制度。

記者:(會否擔心推出計劃時遇到大阻力?)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就今次的醫療改革花了相當長時間作研究,包括在二○○八年首先將六個不同概念諮詢(公眾),到二○一○年較針對性,將私營保險諮詢(公眾)。兩次諮詢,而期間亦收到很多社會的聲音及意見,支持我們現時的做法。當然在細節上,我們一定要在落實前作詳細探討,在細節上亦要與有關持分者研究。但總括來說,如我們不進行這方面的工作,香港的醫療制度完全只單靠公營系統,我們認為不能支撐得太久。雖然我們(的公營醫療系統)未至於「崩潰」的情況,但起碼我們必須令公營及私營(醫療)市場同步發展,令整個(醫療)服務量提高,維持服務質素,包括我們的專業水平。這才可令香港的醫療制度持續,令香港市民繼續保持健康、長壽及有質素的生活。在這方面我們責無旁貸,一定會繼續做。

記者:長期病患者的保費比一般保費高三倍,很多病人組織表示難以吸引他們投保;另外是計劃從保費中撥出百分之二,資助這班長期病患者的risk pool(風險池),其實這兩億元是否足夠、是否真能吸引這班人投保,以及保險業界是否願意,均是很大疑問。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希望現時想購買保險但未能買到,特別是有經常收入或工作的人士,他們均有機會與其同事一樣,可以投保。這亦是何以我們認為應有一個高風險的保險池,能設計到包括他們在內。由於這班高危或高度需要服務的人士,可能會用盡這個保險池的經費,所以我們必須有再保險的制度來幫助他們。同時,在政府的五百億元中,我們亦會撥出一些需要的資源以作協助。若連再保險池也不能承擔他們(的索償)時,我們也能令他們可以持續,我覺得是需要的,尤其我們每年也要檢討這個保險池的運用如何,以作調校。當然,若有需要時,我們會增加;若沒需要,亦可減少。所以這方面,我覺得有一個彈性,亦有一個control knob,一個可調校的機制,可在這方面作一定的控制。

記者:對已購買保險人士,會否在稅務上給予優惠?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在誘因方面,我們當然會考慮各方面的誘因,但我們也曾解釋,亦獲得一些意見,就是若他們納稅時可獲退稅,但年老時無需納稅,卻反而因沒有退稅,連這誘因也失去。究竟我們應如何平衡各方面的需求,我們需要考慮。最重要是財政司司長預留的五百億元,我們相信大部分均會留給一些持續投保人士年老時的需要。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英文部分。)






2011年7月11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4時24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