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談中醫醫院

< 返回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今日(三月二十七日)出席「開心『果』月二零一四」啟動儀式後會見新聞界的談話內容:

記者:(有關中醫醫院的發展。)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在較早前成立了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轄下包括一個中醫業小組委員會。這小組委員會其實還在一直進行討論,但它反映了中醫業界及學界長期以來的一個訴求,就是希望香港設有中醫醫院。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轄下的這個中醫專責小組在未完成所有討論前,其實已向特區政府提出建議,就是希望我們推進中醫醫院發展。特區政府已接納這意見,因此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已提出把較早前一幅在將軍澳預留作發展私家醫院的用地,改為發展中醫醫院。我們已正面回應業界和學界的訴求,因為就醫學而言,不論是中醫或西醫,其實臨床服務、教學及科研三方面一定是結合的,不可以分開。因此,我們不會說這間醫院屬怎樣的醫院,總之是一間中醫醫院。另外,雖然在中醫業界中存在不同的意見,我留意到部分業界表示想有一所純中醫院,但以現今的醫學及科學發展潮流而言,其實我認為我聽到的意見,主流的中醫藥業界及學界其實都希望中醫醫院內有一個中西合作的情況。雖然被稱為中醫醫院或中醫主導的醫院,但他們也希望中西醫能夠在這間醫院內合作,尤其是臨床合作方面,所以我們很希望盡快推動這間中醫醫院。我們屬意將來找一間非牟利機構營運這間中醫醫院,但大學參與方面,我們很希望香港所有有參與中醫藥培訓的大學可以一起在那裏,令這間醫院作為,第一,中西醫合作的平台;第二,中醫的教學、臨床和科研的平台。

記者:(有關浸會大學是否使用將軍澳那間中醫醫院,而非利用九龍塘前李惠利校舍地皮?)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正如我剛才所說,我們稍後會和香港所有參與中醫藥培訓和工作的大學商討如何於這間新的中醫醫院合作。現在就臨床服務模式方面,我們已經委託了醫院管理局在其轄下醫院內選擇一部分病房,進行中西醫合作臨床模式的探索。我相信他們進行這工作後,最終會將成果和經驗,配合將來中醫醫院的運作。

記者:(有關中醫臨床服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首先,我相信香港的醫療體系和全世界其他(地方)不一樣,特別與內地非常不同。內地的中醫院內有西醫,西醫院內有中醫,還有另一種稱作中西醫結合醫院。在這些醫院內,中西醫的界限,臨床服務的界限是比較融合的。但在香港,由於體制不同,歷史亦不同,相信不可以把外國或內地的一些模式照抄過來,所以香港很有需要自己探索一個模式。另外,中醫醫院的定位亦很重要,因為在內地,無論甚麼疾病,也有人入中醫醫院就醫,但香港巿民已習慣了傳統西醫。因此,我相信巿民不會患所有疾病都首先想到入中醫醫院,雖然他們可能首先想到先看中醫,但到中醫門診求診跟在住院範圍內接受治療是截然不同的。香港巿民的概念是情況比較嚴重才會住院的。在這情況下,若設立中醫醫院,該院應該如何定位是很重要的。我過去十多二十年也有參與中西醫結合的推動,我們與業界有很多的溝通,綜合了業界的意見,初步也認為,就中醫來說,若是臨床,尤其是住院的臨床服務,香港的病人可能會集中在數方面有興趣入中醫醫院接受治療,第一是中風的康復,大家也知道中風的康復,若中風為急症,毫無疑問(病人)會被送往急症全科醫院,但當病情穩定後,其實需要很長時間康復,進行物理治療、職業治療或其他的治療,但亦有很多病人會選擇中醫治療,或以中醫針灸治療配合康復(治療),認為效果較好。在國際上,包括內地,的確有些科學文獻證明在中風康復方面,中醫(治療)的成效較高,另外還有兩方面,包括慢性痛症和癌症,尤其是末期癌症的治療,很多病人一邊看西醫,一邊看中醫。因此,我們也認為以上的三個範圍,包括中風康復(治療)、慢(性痛)症(治療)及癌症,尤其是末期癌症的紓緩,病人很多時候也會選擇中醫,既然如此,我們認為這可以是一個切入點。當然,我們是持開放(態度)的,不排除若有其他業界人士提出其他的臨床範圍,可在中醫醫院中試行,提供臨床服務,我們也會考慮的。

記者:(有關中醫醫院以自負盈虧模式營運,會否擔心醫療費用較高?)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首先,我們屬意找一個非牟利機構為夥伴合作,營運這間醫院,因此收費應該也會充分考慮市民及病人的負擔能力。另一方面,實際上的財政營運模式,至今仍是言之尚早,因此我們暫時仍是較開放的。當然自負盈虧是一個曾提出的(營運)模式,但我相信大家暫時不需要就現時提出的想法過分擔心,正如我所說,(中醫醫院)一定是以非牟利模式(營運),以及要充分照顧市民的負擔能力。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14年3月27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7時58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