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內容

< 返回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今日(十一月十七日)出席二零一四年抗生素關注日典禮後與新聞界的談話內容: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今天的研討會很重要,主題是有關耐藥性細菌,隨着我們使用抗生素的情況越來越多,有些細菌逐漸發展成耐藥性,即是它們不怕抗生素。因此,媒體間中會報道,出現超級惡菌或較嚴重的情況,使用普通的抗生素也不能醫治或克服,有些情況甚至越來越嚴重,即使作為最後防禦的抗生素,也可能開始有些細菌會對它有耐藥性。因此全球來說,耐藥性細菌現時是一個十分重大的公共衞生議題。在今年較早前,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召開大會時,這亦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其後亦發起一個全球性行動,希望醫學界合力預防細菌發展更多的耐藥性。世衞西太平洋區亦發起了一個行動,希望所有醫護人員參與,主要有數項工作需要做。第一,每人也要小心使用或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亦要教育病人正確使用抗生素,沒有需要不要自行亂用抗生素;若是醫生處方需要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完成整個療程。另外,個人衞生方面,尤其是手部衞生,亦是其中一項很重要的控制傳染病措施,故此也需要教導及推廣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在今天的會議開展這行動後,希望大家把這行動及承諾推廣至整個醫學界。因此,大家今日在會議上看到的,除了有公共體系的醫護人員外,亦有私營體系的醫護人員,因為需要所有醫護人員,不論在公立或私營系統,大家攜手合作,並需要教育市民,才能將如此嚴重的問題加以控制。

記者:現時香港的抗藥性情況如何?市民是否普遍也出現沒有完成藥物療程的情況?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大家需要明白,現時香港人仍習慣傾向認為吃藥並非一個很大的問題,求診時普遍也希望醫生多開藥物讓其盡快康復。這一方面對醫生構成壓力,即是就算病人出現上呼吸道系統病毒性的問題,其實發病初期可能未必需要處方抗生素,但病人可能對家庭科醫生帶來壓力,希望醫生盡快處方抗生素,以為這樣會更快痊癒。當醫生為病人處方抗生素時,若向病人解釋得不夠清楚,可能病人未必知道需要完成整個療程。這樣會出現惡性循環,因為病人可能將還沒完成的首次處方抗生素留下,當再出現輕微病情時,又未必會求醫,而是服用較早前剩下的藥物,這些情況並不理想,其體內會誘導了耐藥性細菌的產生。在這情況下,若有關細菌傳染給其他人,便會導致耐藥性細菌的傳播。因此,除了關注正確使用抗生素外,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個人衞生,尤其是手部清潔,因為手部清潔是預防所有傳染病散播,最有效及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記者:剛才提到很多病人會要求醫生處方抗生素,現時公立醫院有否出現醫生按病人要求而濫開藥物的情況?政府是否擔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不認為我們的醫生普遍有濫用抗生素的情況,醫生作為專業人員,有專業知識。至於有否壓力,無論是公立或私營系統內,我曾作臨床前線的醫生,也會出現一個情況,當病人希望快些康復,最常見是涉及一些病毒性疾病,當病人未受細菌感染時,其實通常透過休息、適當的生活方式、補充水分等,病人應該會自行痊癒。可是在這階段中,如果病人心急,當然這是人之常情,便會對醫護人員帶來壓力。

  另外,就剛才有關「佔中」的提問,截至目前為止,約有三百多個相關病人曾到公立醫院就診,暫時來說,只有很少數是嚴重受傷的,大部分也是較輕微的傷勢。不過我們一直也關注這情況,包括昨日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主席梁智仁教授也關注到這情況,若出現一些情況,不論是偶發性或有人刻意挑起一些暴力行為,如果接着出現較多的傷亡情況,並集中在一段短時間到公立醫院求診,便會對公立醫院造成壓力。現時醫管局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應變機制,與我們的救護部門聯繫,若有較多病人需要就診,會把傷者分流到不同醫院,希望透過這工作,可以減低任何一間醫院急症室的工作壓力。不過,我們有責任告訴大家,一方面我們不希望看到有暴力事件發生;另一方面,若屆時真的出現這情況,我們亦會在適當時間通知市民,讓他們明白,若他們在那些時間就診,非緊急病例的輪候時間可能較長。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49分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