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全文(只有中文)

< 返回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今日(十月十七日)由倫敦回港後在香港國際機場會見新聞界的談話內容: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剛結束了到英國的訪問,這次訪問的主要目的,是與英國公共衞生部長簽署一份香港與英國之間,就醫療衞生領域的合作備忘錄;並與英國的衞生官員就有關醫療改革的議題進行交流,例如基層醫療、傳染病防控,和醫院系統的建設。我亦有機會參觀英國最重要的一間傳染病醫院,是一間曾收治伊波拉傳染病病人的醫院,相信有關交流對香港,無論是醫療改革或基層醫療,和傳染病的預防及控制,均有積極的作用。

  回到香港,我亦留意到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公布了一宗於瑪嘉烈醫院發生的醫療事故。這事故導致一名病人死亡,我覺得非常遺憾。初步掌握的資料顯示,可能涉及人為錯誤,醫管局已向病人家屬道歉,並將有關個案交由死因裁判法庭處理。醫管局本身亦已委派一個委員會,將於八個星期內完成報告。我相信這報告最重要是,要證實事件發生的經過和真正原因,而更重要的是找出預防方法,希望以後不會有同樣事件發生。在程序上,我們相信應該能夠加強醫護人員間互相提點,因為一名醫護人員單獨行事,若出現人為錯誤,會直接導致病人的損害。

記者:其實瑪嘉烈醫院並非首次發生同類型醫療事故,兩年前亦曾發生為病人轉床時沒開動呼吸機,導致病人死亡。會否向管理層追究,因為已非首次?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會等待醫管局提交詳細報告後,再作決定。大家應該明白,醫管局有其內部人事的政策,任何醫療事故發生後,當然我們最重要的是找出根本原因,然後設計方法,預防以後不會再發生。若過程中有任何行政或專業人員需負責任,醫管局的人事政策方面,會有適當處理。

記者:護士方面,會有何懲處?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現階段,我不想在報告未提交前妄下判斷。若有任何專業人員或管理層人員在這件事上需要負責,醫管局會按相關的人事程序處理。

記者:現在除了倚靠醫護人員外,是否未有任何機制提醒?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一般來說,就一些非常重要的醫療程序,若認為醫療人員單獨行事風險會較大,有可能會要求,在指引上指出,需要另一位同事互相覆核。究竟這是否屬於適用於互相覆核的程序,我相信需要先待檢討報告提交。暫時我不希望預先評論這件事,結果指引上會有何修改。我所說的只是,一般來說,就某些程序,若恐防醫療人員單獨行事時會有風險,便可能會有這類要求。

記者:有些新型的呼吸機,可調較配件至休眠模式,而不一定要關機。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若有這樣的科技可以幫助,我相信醫管局亦應該會盡量吸納。因為一切醫療科技和程序,均應該以病人的安全作為大前提。

  若大家沒其他問題,我想說說,我留意到日前,在新界有一個支援醫管局的服務項目需要進行一些地盤勘察工作。我知道有些居民或居民代表反對這個項目。但我想提出,第一,這項目本身對醫管局的長遠服務發展非常重要。第二,這項目只是處於早期計劃階段,稍後時間,當有比較詳細的計劃和資料時,仍必須通過區議會諮詢程序。當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有暴力行為。我在此向這件事件中受傷的一些工作人員致以慰問;並再提醒任何居民或居民代表,若有意見,可以用和平理性的方式表達,任何時間都不應該有暴力行為。

記者:一個洗衣工場的工程對附近周圍的環境有多大影響?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任何工程我們都會經過一個適當評估。這類工程項目肯定會進行評估,(使工程)對周圍環境和居民造成的任何影響盡量減到最低。

記者:(有關工程對環境衞生的影響)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再講一次,任何醫療設施或政府社區設施工程,都要經過適當評估。有些設施可能要經過交通影響的評估,但亦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要求,是對周圍環境,亦即是對居民的潛在影響的評估。如果有任何這方面影響,都會要求做到這些設施對居民的影響降至最低,才會接受。

記者:究竟有沒有諮詢附近居民?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剛才我亦有談及,這項(工程)是處於非常早期的規劃階段,待有比較詳細資料的時候,我們會通過適當的諮詢程序。

記者:(有關居民要官員飲鉛水的事件)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在處理整件鉛水引起的事件上,政府不同部門的同事都盡心盡力為受影響的居民做善後措施,包括舉行很多居民諮詢會,盡量希望透過諮詢會解答居民疑問,提供適當諮詢,讓他們作出配合,將對自己的生活或健康的影響減到最低。在過程中的確是發生這些不幸事件,我亦希望市民明白,我們公務員團隊在這件事情上盡心盡力,我亦相信大家有擔心是難免,但使用同一原則,需要表達的可以表達,但應該互相尊重。

記者:在陳以誠醫生司法覆核的案件,法官批評醫務委員會表現令人驚訝,要求立即改善。究竟醫委會的改革幾時才開始,可否保證你在任內可以完成?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關於醫務委員會(醫委會)的改革,我們一直都與醫委會有緊密的協商。醫委會就非香港畢業的醫生通過執照試(在香港執業)方面,在過去兩年做了不少改革,包括增加去年考試的次數和精簡實習的程序。我們可以看到效果是,每年能夠通過考試回港執業的醫生數目上升。另外,在過去兩年,食物及衞生局對香港醫護人員整體人手,以及專業發展和管治架構進行一個全面檢討,這個報告應該在明年年初提交,到時就不同的醫護專業,包括對醫生,亦即是醫委會,都會提出一些建議。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6時12分

2019年4月12日